【 阿甘遊記分享:三年前,第一次的北歐極光之旅】
這是一個一路向北的追光故事…
想起那天,我帶著一絲絲的沖動,按下了那張人生中第一個沖出亞洲的雙程機票。還記得那天是12月25日。我告訴自己那是一個聖誕老人想見我的預兆。於是乎,承載著心裏的小小夢想,帶著重重的背包,我踏上了北歐追光之旅!
聽說奧羅拉是古羅馬神話裏的曙光女神,代表著旭日東升前的黎明。
女神掌控了那道寓意著希望之光,也就是幾乎每個人心裏那道夢想-北極光。
他們說追光除了靠自己那份不怕變雪人的毅力,還必須多那麽一點點的運氣。從來不相信運氣的我,這趟旅程後改觀了。
北極光是在高大氣層出現,高度大約在30到300公裏之間,是太陽風的帶電粒子和地球磁場相互碰撞的結果。極光活躍期為晚上八點至淩晨十二點左右。而且如果在有光害的地方是沒法看見的。換句話說,如果你要預知自己看到極光的成功率,首先就必須找個伸手不見五指零光害的地方駐紮。然後,再確保那是個晴朗的一天(那麽太陽風的帶電粒子活動量就高,極光出現幾率也相對的提高)。再來,如果當晚剛好是月圓,也會有那麽一點點的影響。最後,你要有人品爆燈的運氣,希望天空不要有雲朵,把極光給擋個正著。集一切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你才會有幸的看見女神為你翩翩起舞,發出那道希望之光。
那天在北緯69度,芬蘭拉普蘭裏的一個叫伊納利的小鎮,我看見了生平第一道極光。我激動的一個人在無人的冰湖旁亂跳,那是一個不虛此行,不枉此生的感動。
還記得住宿的工作人員說這幾天看見極光的幾率應該很低,因為雲層很厚之類的。雖然聽了很氣餒,畢竟這趟旅程是為了追光而來的,難道真的沒緣嗎?想著想著,還是心有不甘,盡管大家都不抱任何希望,甚至紛紛回房休息,我還是毅然決定帶著相機,把背包裏能穿的都往身上掛,一個人前往湖邊靜候極光出現。
那一晚,零下5度,下著雪。
傍晚七點的冰湖邊,寧靜的仿佛是深夜十二點。我開始幻想頭頂上一個個雲朵變成極光…想著想著,我發現雲層像是為了歡迎某種表演而慢慢退開。感覺就像是為一場歌舞劇掀開序幕。 漸漸的,頭上出現了一顆顆星星。 這時候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我在冰冷的空氣裏孤獨的堅持了兩個多小時。耳機裏恰巧唱出“一閃一閃亮晶晶…好像你的身體,藏在眾多孤星之中還是找得到你…”。於是,我開始相信一種信念叫堅持。
突然,我發現相機裏拍到遠處有那麽一點點的綠光。
我以為我等到眼花了…仔細一看,越來越大的一道綠光。我的血液瞬間沸騰,雞皮疙瘩掉了一地,不誇張!我以為我要帶著遺憾離開了,沒想到原來我的那一點運氣還不賴在接下來短短的一個小時內,極光逐漸擴展飄舞的範圍,之後還真的如同傳說般在天空婀娜多姿的起舞了。 那天晚上的極光,一直很賣力的演出,維持了將近三個小時才離開。
當晚我回到房間,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整個人不停的顫抖著,不曉得是因為在零度空氣裏帶呆了七八個小時的原因,還是一種圓夢的感動。我記得當我把當下的奇遇分享出去時,打字的手在抖,淚在流。
這是奧羅拉教會我的事。
原來啊,能夠堅持著實現夢想,在圓夢的那一刻,那種感動是一生一世的。
文/圖:阿甘
時間: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