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lose faith, you’re on your way.”

 

歲末年終,看著自己往年一篇又一篇的感恩文,突然想和自己說聲:加油,辛苦了。

2018年的最後一天,我沒什麼年度總結,但我想和每個正在努力的生命說一個故事…

 

“一個關於失敗的故事。”

 

那年,年輕人27歲。

這是一個上班族面對工作或事業瓶頸的年齡。她同樣的對周遭人事物感到非常疑惑,失望,甚至絕望。

“生活已經那麼難了,為什麼還要為難自己?”

“職場上真得靠討好,放棄原則,繼續偽裝自己才是生存之道嗎?”

“可是外面的世界真有我的位置嗎?”

 

終於,年輕人提起勇氣,向銀行貸了款,還清了向公司借貸還卡債的錢,毅然把看似前途無量的工作辭了。

那時的她,為了要堅守自己僅存的那份信念,原則,價值觀,於是… 她創業了。

旅遊,是她一直都熱愛的,她想,或許可以朝向旅遊業發展。夢想可以是美好的,但現實的麵包卻提醒了她,拿起自己在行的,把自己餵飽了再做夢也不遲呢。

 

就這樣,豆子製作公司成立了。

 

公司第一個案子是為期3個月的電視節目製作,她每一個晚上幾乎平均只睡2-3小時。那個案子,是年輕人這輩子忘不了的一次經歷。她和當時的夥伴一起挖空心思,緊握著這個沒有任何外來資金資助的新公司,親手包辦每一件大小事務,一次又一次的把自己推向情緒及體力崩塌邊緣。那時的年輕人在獨處時最常做的事就是質疑自己:“明明一切都如我計畫一樣,為什麼還會失敗?路,是不是到了盡頭?”

人們總對她說她就是一個這麼開朗的孩子,每天都無憂無慮,沒心沒肺的過日子,而不習慣分享負面情緒的她,只能繼續說笑回應。

 

案子結束後的幾個月內,年輕人和夥伴又接到了一個大案子。

她們把之前的經歷當做了教材,這一次,小心翼翼的執行。當然,影視製作絕不是一個簡單的行業。日夜顛倒,耗盡體力的畫面一直在重複著,甚至成了多年後身體亮起紅燈的根源。日子緩緩的過著,年輕人與夥伴也慢慢的看著公司一起從虧錢到開始有了存款。28歲那年,機緣巧合下,她們大膽的嘗試邁向新的領域,趕上了韓流的這一趟熱辣列車。對於完全沒經驗的她們而言,計畫總是美好的。

 

這一次,她們跌的很重。把辛苦賺來的錢賠上,還欠了一大筆債。

 

失敗嗎?奇怪的是,這些年來,年輕人一直都非常感恩這一次的失敗。

她賺到了人脈,賺到了無價的人事經驗,更賺到了那些苦辣酸甜的回憶。

 

29歲那年,她給了兩年來從未請假的自己一個月的長假。她說她得出發了。

第一次背起背包,她去了中國,也圓了自己的西藏夢。年輕人在路上重新看見了自己,也把差點遺忘的旅遊夢找回來了。

回來後,她和身邊最親密的好朋友們說了自己的那份激情,夢想。她說,她要用5年的時間,專心的把自己想搞的旅遊事業做好。她要學習如何寫作,如何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的走遍天下,然後再讓別人也感受得到旅行的意義。那年,她不停的閱讀,探索適合自己的寫作方式,然後一篇篇的練習寫下去。

 

30歲,她開始探索一個又一個地方。身無分文依然是她出走最大的挑戰。艱鉅的日子依然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但每一次,她義無反顧的離開,再把更好的自己帶回來。在路上的她無時無刻都在為自己的公司或工作絞盡腦汁,而在工作的同事也都給予無限量的支持。在冰島騎著單車,頭腦卻在組裝一個劇本,想著一些台詞。在體力耗盡的夜裡,還能看見帳篷裡發著光。那是年輕人在凌晨2點寫稿,做計畫書,筆記本散發出的光。往後的這些年裡,她從未停止失敗過,但每一次,循例渡過幾個低靡的夜晚後,她又開始策劃全新的方案,設計另外一個熱血沸騰的計畫。

 

不知不覺,年輕人已經不再年輕。

再過兩個月,繞了一圈又到了本命年。

9年來她的生活,事業,總與“失敗”兩個字不離不棄。但此時此刻,往回看,每一次的失敗好像為了她的將來鋪上一條大道。這些年支撐她繼續往前走的客人有好些都是那一次失敗的韓流案子結識的。每一次跌的遍體鱗傷後,她總是相信,甚至看見那個成功的自己。於是,她又把盔甲穿上,繼續往前衝。今年1月,她到了台灣走了一趟。回來後,一個深刻的意念讓她念念不忘…

 

“用一輩子專注做好一件事”

 

往日那些跌倒的日子裡,要是沒有了信念,沒有了堅持,今天的自己又會站在何處?

9年前,她曾經想把喜歡的事當成事業,但命運讓她等等。

2018年的最後一天,上天告訴她可以了。於是她終於回到初衷。

 

她創辦了一個全新的品牌:Beanz Adventures,租了一間店,再多請了全職員工,2019年全力出發。

 

故事說到這,並非完結,因為以後的路還是得靠自己走出來的。